深商會董熊建明為7月份深商新會員授牌

近期,《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提出31條具體舉措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深圳隨后也密集推出系列政策舉措,并于8月16日印發《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的若干措施》提出20項舉措,加速釋放民營企業發展動能。
這一切,深圳企業家備受關注。8月24日,“第十三期深企聊營商暨第二十七期深商新會員資源鏈接會”在深商服務中心舉行。新浩投資總裁歐陽奕平,以及城市之光、紅石陽光、御光新材料、源生生物科技、小馬千里、富升國際咨詢、晨明新能源、宏一科技、華清智美、諾博醫療、東海證券、雙禹感泰、聚合一投資等深商新朋友齊聚一堂,就學習貫徹深圳“民營經濟20條”以及企業轉型深入探討。

值得一提的是,方大集團董事長熊建明、航盛電子董事長楊洪、譽興飲食管理董事長張北京、香港智點江山集團董事局主席吳文俊、亞創投資發展集團董事長呂子淇也到訪深商服務中心,并與新會員座談交流頒牌。



深圳市新浩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裁歐陽奕平作《企業轉型之路》主題分享。新浩投資扎根深圳28年,現已成為以資產運營、投資管理、大健康產業為核心的綜合性集團公司。投資布局未來20年,聚焦高科技與大健康,累計投資60余個項目和基金。歐陽奕平表示,百年深商,揚帆起航,多年來,跟著深商一同成長,成為百年企業的基礎就是生存,新浩投資專注于專注、價值、舍得、信用、回饋五個角度。


“民營經濟20條”立足深圳特點,針對民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反映了民營企業家的需求,對解決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在自我介紹交流環節,與會代表針對20條措施,并結合企業實情,暢所欲言。


紅石陽光韓黎光:紅石陽光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提供面向園區和樓宇的AI智慧大腦主機、智能汽車OTA(遠程升級)產品, 構建紅石云-全球領先的AI物聯網平臺。中國領先OTA技術平臺公司,已占據中國 OTA 60%以上的市場份額,服務覆蓋全球226個國家和地區,累計鏈接8.3億+物聯網設備、升級服務超過230萬輛汽車。希望在深商會鏈接更多智慧園區和車企,與大家同共成長。

城市之光無人駕駛郭馨陽:城市之光是由培育30家上市公司的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和擁有21年城鄉環衛服務經驗的潔亞環保,共同賦能的一家專注于L4級別、車規級無人駕駛智慧城服新能源裝備、AI智慧城市云管理平臺研發、生產,及無人駕駛智慧城服運營的國家級科技型企業。

御光新材料黃小斌:御光FILMBASE專注于智能調光膜、智能調光玻璃和3D顯示玻璃的設計、研發,致力于在全球市場塑造新材料領導品牌,以玻璃為載體,擁抱新材料與智能科 技,在建筑材料和廣告顯示領域不斷創新,讓玻璃有更多可能。

亞美控股集團劉梅:“亞美控股生存到現在,就是依賴于專注的力量。”亞美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聚焦智能網聯汽車、智慧交通兩大領域,圍繞車輛互聯、車路協同、出行服務三大業務場景進行深耕。

晨明新能源單璽文: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創造價值、利他先行、成人達己,堅持以質量求生存,打造一支素質一流的光伏鐵軍。多年以來已投資建設超過24000千瓦時光伏發電項目,每年可提供3000萬千瓦時的綠色電能,公司始終堅持綠色能源發展理念,為保護環境而努力。

富升國際咨詢張曉灑:富升國際咨詢服務于國內外高凈值客戶群體,涵蓋金融信息咨詢、教育金、退休金、金融房屋、海外金融咨詢、個人,家庭及企業的財富規劃配置及信托策劃。

華清智美劉博勛:“現在行業已經可以打印耳朵了,我們的目標是在未來10-20年打印器官。”華清智美由清華大學博士團隊和行業精英創立,借助原創的生物3D打印、再生合成生物學、微流控等先進制造技術賦能細胞和創新生物材料,將細胞打造為“超級再生工廠”,為推動下一代醫療產品的開發與臨床應用努力。

諾博醫療鄒磊:公司是深圳市孔雀計劃從海外引進進的物聯網智慧醫院解決方案高新技術企業。賦能醫療機構實現全院級的物聯網+智慧醫院建設,是國內領先的物聯網智慧醫院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同時也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

小馬千里信息陳旋亮:從事金融居間行業10年,定位是貸款行業的鏈家。自創辦以來,憑借與全國各大銀行和機構的親密合作,已成功為數萬貸款客戶提供快速、低息和便捷的銀行貸款服務。




深圳市人大常委、深商會聯合黨委書記、深商會常務會長林慧在總結中表示,在當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深圳出臺《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的若干措施》,既是對民營經濟發展的激勵,更是為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深商會將積極發揮平臺作用,切實為企業發聲,為政府建言,為深圳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她說:“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深商,創造‘沃土’,呵護‘幼苗’,期待與各位一起創造深圳的美好未來”。

自2022年以來,深商會持續加強搭建政企溝通交流平臺,聽訴求、商對策,加強惠企政策宣傳,提振企業發展信心,促進政企、企企對話交流、合作共贏,持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