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爸爸”和“哈佛媽媽”的教育密碼

在粵港澳大灣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下,國際化教育如何賦能未來精英?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如何協同共贏?4月10日,深商會組織萊利賽生物科技、密卡思電訊、唐彩裝飾、欣明禧文化等20余位企業代表走進享有盛譽的大灣區老牌國際高中--深圳國際預科書院(以下簡稱“深國預”),與“牛津爸爸”孟祥知校長、“哈佛媽媽”楊泓女士共話精英教育新范式,探秘名校育才之道。

作為大灣區國際化教育的先行者,深國預自2004年創辦以來,始終以培養真正的“人”為使命,培養幾代學子進入哈佛、斯坦福、劍橋等全球頂尖學府,穩居“福布斯中國國際化學校”深圳前三、全國20強。2025年申請季,該校更以“三枚劍橋錄取”的亮眼成績位列深圳第二,彰顯其深厚底蘊與卓越實力。


本次活動聚焦“精英教育新生態”,企業家們通過主題分享、校園參觀、互動交流等形式,沉浸式體驗深國預“全人教育”理念與創新實踐,共同探討國際化教育如何為灣區人才培育注入新動能。


“牛津爸爸”孟祥知:教育是"精準灌溉"的藝術
“教育不是一場零和博弈,而是家庭與學校的雙向奔赴。”深國預中方執行校長孟祥知以“三枚劍橋、深圳第二”的辦學成果為引,分享深國預“該卷就卷,該玩就玩”的獨特教育哲學。

深國預通過美高、英高、藝術、創新等多元課程體系,精準匹配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無論是追求學術卓越還是藝術夢想,每個學生都能在這里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這種靈活多樣的課程設置不僅滿足了不同學生的興趣和天賦,還為他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中茁壯成長。
在深國預,全人培養不僅僅是學術上的支持,還包括情感智慧的開發、社會責任感的培養以及領導力的提升。學校鼓勵學生參與社區服務及各類社團活動,助力他們在多方面實現自我突破和個人成長。通過這種全方位的支持,學生們不僅能夠掌握扎實的知識技能,還能培養出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和社會責任感。

孟校長以女兒牛津錄取的親身經歷為例,強調“信任與放手”在激發孩子內驅力中的關鍵作用。他認為,家長應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和支持,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天賦去探索和發展,而不是強加過多的期望或限制。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真正發現并追隨自己內心的激情和目標,更加自信地面對挑戰,從而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
“哈佛媽媽”楊泓:用積極養育重構教育底層邏輯
“積極養育的核心,是讓孩子相信‘我可以’。”深國預校友家長、《積極養育》作者楊泓女士動情講述兒子張軒溢的成長故事:從幼年健康危機到高中畢業斬獲芝加哥大學錄取(當年美本錄取深圳第一),再到被哈佛大學、劍橋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五所世界頂尖學府研究生錄取,母子二人用愛與韌性書寫教育奇跡。

在深國預,她和孩子見證了一種教育的轉變,它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術軌跡,更是重塑了他們的自我認知與自信心。深國預所倡導的個性化教育模式和積極溫暖的校園氛圍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理想的環境,使他們能夠跳出傳統的學術框架,通過靈活的選課制度、多樣化的社團活動及獨具特色的校園活動展現個人才華,釋放內心潛力。經歷完整的深國預高中生活,每一位學生都能煥發出全新的自我。

積極養育不僅僅意味著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與支持,更在于通過不斷的鼓勵與正面反饋來建立孩子的自信和自尊。楊泓女士強調,父母應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積極互動,并指出在面對挑戰時,“積極對話”的重要性,它能有效地重建并加強親子關系。她相信,讓愛流動,靜待花開。
圖片
深商共鳴:教育是灣區發展的核心引擎
“真正的教育,是讓孩子在學術嚴謹性與生命自由度之間找到黃金分割點。”“一個友愛寬容的氛圍,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對孩子而言,都是他們心靈成長不可或缺的土壤。”“培養孩子的可遷移能力至關重要。這些技能不僅能幫助他們在學術上取得成功,還能讓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游刃有余。”……

現場干貨不斷、金句頻出,這場思想激蕩的認知盛宴不僅加深了大家對教育的理解,也為未來的教育模式提供了新的視角和靈感。
“孟校長把女兒養成牛津學霸,靠的不是‘教育資源碾壓’,而是尊重個體差異的戰略定力了!”

“楊泓老師讓我看到,教育真正的‘護城河’不是分數,而是把劣勢煉成優勢的認知升維能力。”
企業代表與校方展開熱烈交流。多位企業家表示“深國預的實踐為大灣區企業家的子女教育提供了高質量選擇,其‘全人培養’理念與企業人才戰略高度契合。未來期待校企聯動,共同打造‘教育+產業’的創新生態。”

這場探校活動不僅呈現了國際教育的“深圳樣本”,更揭示了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創新路徑。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更是灣區發展的根基。深國預以21年的堅守與創新,為大灣區家庭提供國際化教育最優解。期待更多深商企業家攜手名校,共筑“育才興邦”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