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深商名企14丨竹芒科技:坐擁5億用戶的頭部玩家,在追求二三四五六增長曲線

8月7日,深圳灣畔的竹芒科技總部迎來一場特殊的“科技消費私董會”。深商菁英會組織瑞士寶盛銀行、芯海科技等近 20 家企業負責人,在深商會成立 20 周年之際,探尋這家共享經濟頭部企業的增長密碼。當行業還在爭論共享充電寶是否陷入“泥潭”時,竹芒科技董事長梁凱的一席話擲地有聲:“我們早已跳出單一賽道的博弈,在物聯網、智能硬件、大數據等領域構建二三四五六增長曲線。”

從“練兵場”到生態矩陣 增長曲線的立體布局
“充電寶市場是我們最好的練兵場。”梁凱的這句話,道破了竹芒科技的發展邏輯。2017 年,搜電與街電先后入局共享充電寶賽道時,沒人能預料到這場 “百寶大戰” 的幸存者會成長為公共場景智能基礎設施的運營商。2021 年,街電與搜電合并成立竹芒科技,標志著從單一業務向多元生態的轉折。

在能源基建賽道,竹芒的兩輪車充電樁已突破 100 萬口,月均出貨量穩居行業第一。這類占地不足 0.5 平方米的設備,通過 “安裝簡單 + 智能監測” 的組合拳,快速滲透至全國 275 個城市的社區場景。更值得關注的是其技術迭代--最新推出的彩寶 3.0Pro 充電寶,以 10000mAh 大容量和 22.5W 超級快充,實現 30 分鐘充電 80%,將行業標準提升至新高度。
零售基建領域呈現出更豐富的創新形態。竹芒購智能零售柜采用 “自動開門 + 自動結算” 技術,成本較傳統設備顯著降低;而搭載獨家專利的商用直飲機,憑借 “熟水冰塊 + 四溫可選” 功能為 100 人規模企業年均節省用水成本 3.5 萬元,這種 “降本增效” 的價值主張,正加速其對傳統管道飲水系統的替代。

機器人研發則是竹芒的技術高地。配送機器人解決最后一公里難題,消毒機器人切入公共衛生場景,這些產品雖處于試運營階段,但已展現出與現有業務的協同效應--在深圳某商圈,充電寶柜機與配送機器人形成 “借還 - 配送” 閉環。
全產業鏈能力筑護城河 硬實力支撐軟擴張
竹芒科技惠州科創園的生產車間里,一臺臺共享充電寶正在自動化產線上完成組裝。這個占地 10 萬平方米的超級工廠,年產能達主機 500 萬臺、充電寶 4000 萬枚,生產效率高出行業平均水平 30%。“自建工廠不是為了控制成本,而是掌握技術迭代的主動權。” 梁凱的這句話,揭示了其全產業鏈布局的深層邏輯。

在硬件研發端,竹芒累計獲得 400 余項專利,其中共享充電寶相關專利近 300 項。其核心拼接專利允許四個充電寶像積木般組合,代理商可根據門店流量靈活調整設備層架,這種 “模塊化” 設計使設備利用率提升 40%。2024 年推出的 “打野彩寶”,憑借 “免插電 + 一周續航” 特性,成功占領演唱會、夜市等移動場景,用戶首選率增長 35%。
軟件體系構成了另一重壁壘。竹芒自主研發的 AI+IOT+SaaS 框架,實現百萬級設備實時監測與調度。其 SaaS 系統為 3 萬代理商提供 “研方合伙人” 后臺,從點位分析到運維預警全流程可視化。在深圳某代理商的后臺數據中,系統自動推薦的 “餐飲 + 娛樂” 點位組合,使設備周轉率提升 17%。

供應鏈的韌性在出海業務中尤為凸顯。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集群優勢,竹芒的產品從研發到量產的周期縮短至 3-6 個月。在東南亞市場,其共享充電寶通過本地化改造,適配熱帶氣候的耐高溫電池,故障率較行業平均水平降低 60%。目前,竹芒業務已覆蓋全球 39 個國家,2024 年海外出貨量同比增長 172.7%。
渠道網絡的破局之道 直營代理協同的生態哲學
“西藏那曲的代理商,單天流水能破 10 萬。” 梁凱的這句話,印證了其 “直代協同” 模式的生命力。在國內 2800 個縣級行政區的版圖上,竹芒構建起 “3 萬直屬代理商 + 7 萬次級合作伙伴” 的渠道網絡,這種金字塔結構既保持戰略統一性,又釋放本地化活力。

直營模式聚焦核心場景。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交通樞紐、商業綜合體,竹芒通過精細化運營占據優勢--深圳地鐵的點位布局密度達到每 500 米 1 臺,借還成功率維持在 99.5%。這種 “標桿效應” 為代理模式提供了可復制的范本。
代理體系的創新在于利益綁定。竹芒推出 “金字塔智能經營平臺”,通過等級管理、任務激勵等機制,使 80% 的代理商實現盈利。海南某代理商的轉型頗具代表性:從最初經營 100 臺充電寶,到如今疊加充電樁、零售柜等產品,月 GMV 從 10 萬增長至 30 萬,人員僅增加 2 倍。

渠道賦能體現在細節處。針對行業小白,竹芒開設 “六邊形賦能” 培訓,涵蓋市場拓展、設備運維等 6 大模塊;為資深代理商提供廣告運營權,其柜機屏幕的廣告收益全部歸代理商所有。這種 “授人以漁” 的策略,使渠道穩定性較行業平均水平提升 50%。
“做企業真正要追求的是我們與客戶之間的納什均衡。在博弈論里有嚴格的拆解,也就是不要陷入與客戶或競爭對手的囚徒困境,應該追求雙贏。我們希望創造的產品、服務以及商業模式,最終能給社會創造更多納什均衡,然后在納什均衡中實現利他跟利己的共同發生,這是我們所追求的。” 梁凱分享了他的心得體會。
穿越周期的底層邏輯 從規模擴張到價值創造
“在追求全體伙伴物質與精神幸福的同時,為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做出貢獻。” 竹芒工牌背面的這句話,揭示了其穿越行業周期的密碼。當共享經濟經歷資本退潮時,竹芒的策略從 “跑馬圈地” 轉向 “價值深耕”。

用戶心智的占領需要長期主義。街電品牌通過9年沉淀,形成 “要充電找街電” 的品牌認知。其最新推出的 “彩寶 + 消毒濕巾” 組合,借寶贈濕巾的增值服務,使復購率提升18%。這種 “功能 + 情感” 的雙驅動,讓品牌溢價較競品高出15%。
社會責任的踐行成為新增長極。竹芒與法院合作的 “征信懸賞充電寶”,將法治宣傳植入借還流程;在海南五星級酒店部署的 “充電寶 + AED” 設備,已成功救助 3 名突發疾病的游客。這些創新使竹芒連續三年獲得 “社會責任先鋒獎”,更帶來政務場景的合作增量。

組織進化支撐戰略落地。梁凱推行的 “樸素管理法”--高管每月走訪 10 家代理商、研發人員定期輪崗客服崗,確保組織與市場同頻。“企業領導人禁止高高在上,不要離開一線,要聽見市場炮火的聲音。” 梁凱把這個列為他個人的禁止清單中的第一位。這種接地氣的文化,讓核心團隊始終保持著較高的穩定性。
站在 2025 年的年中節點回望,竹芒科技的多維增長曲線已清晰可見:其產品線已經涵蓋充電、出行、零售、娛樂、儲物市場的五大品類 17 款新品,具體包括共享充電樁、共享充電寶 +(mini 零售、口罩機、發袋機、AED)、智能儲物柜、智能載物機器人等產品。共享充電寶作為基本盤提供穩定現金流,充電樁與零售柜多點開花,智能載物機器人更具有無窮的想象力。

2023 年,梁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出希望,華盛頓會有竹芒的充電樁,拉斯維加斯有竹芒的盲盒機,斯德哥爾摩有竹芒的無人售貨機,馬德里有竹芒的 AI 儲物柜,世界有億萬個場景,每個場景里,都將有竹芒產品 24 小時為用戶服務。如今,這幅公共場景智能基礎設施的生態圖景,正在從愿景變為現實。在這條充滿不確定性的創新之路上,竹芒以蘇東坡 “竹杖芒鞋輕勝馬” 的豁達,展現了灣區企業家以及整個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與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