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訊精密:迎接挑戰 擁抱機遇
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深商總會會董單位立訊精密早在幾年前就開始頂層設計和規劃。近期,立訊精密正式發布了《2022年可持續發展報告》。應對氣候變化相關議題,連續兩年排在該公司重要性議題的第一位。近日,深圳商報可持續發展企業調研行團隊來到該公司總部,進行調研采訪。
立訊精密可持續發展推進中心總監林道鋒對記者表示,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很宏大的概念,不應該局限在某個單一維度,要有全局視野,包含氣候變化、員工健康與發展、供應鏈管理、商業道德、社會參與等重要的課題。

林道鋒介紹,2022年,立訊精密推動節能改造項目266項,年節電量近19萬兆瓦時,相當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近12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屋頂光伏總裝機容量達到54.64兆瓦,通過屋頂光伏、綠證采購、直購綠電、綠能基金投資等方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近4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節能減碳相關投入也達7350萬元。截至2022年底,立訊精密共有11家工廠獲得了綠色工廠榮譽,1家工廠獲得了近零碳工廠榮譽。
林道鋒認為,對于立訊精密來說,氣候變化、“雙碳”帶來的不僅是挑戰,也是機遇。該公司充分發揮創新研發能力,把握市場對清潔技術和產品的需求,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光伏組件、儲能電源等領域,為客戶提供更多高效節能的產品與解決方案。“2022年,我們在清潔技術領域研發投入近2.6億元,獲得了6項清潔技術相關授權專利。”林道鋒介紹說。

據了解,立訊精密非常重視與供應商協同共贏。2021年底,立訊精密與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合作,共同發起了《綠色供應鏈倡議書》,并于2022年內協助66家供應商及子公司完成環境違規記錄摘除,推動162家供應商及子公司完成污染物排放與轉移登記制度(PRTR)信息披露。公司制定《供應商行為準則》,設定嚴格的準入要求,定期對供應商進行評估稽核,并為供應商提供輔導,確保其始終嚴格遵守立訊精密在勞工、健康與安全、環境、商業道德、管理體系等方面的要求。2022年,新進供應商100%通過公司企業社會責任(CSR)審核。
記者從立訊精密了解到,2022年1月5日,該公司公開承諾將設立符合科學碳目標(SBTi)1.5℃路徑的減碳目標,并預計不晚于2050實現碳中和。承諾設定科學碳目標,搭建并完善綠色制造體系,通過節能、可持續水管理、循環生產與減廢等措施將運營過程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
據介紹,立訊精密設定的清潔能源目標,計劃于2025年清潔能源使用比例達50%,優化能源結構。此外,立訊精密在科學碳目標的制定中,也將供應鏈納入考量,目前已經完成對供應鏈的碳盤查工作。林道鋒介紹:“我們將帶動供應商共同開展節能降碳工作,計劃在未來3年內實現,推動供應商累積節電1億度的目標。”
【來源:深圳商報 】


